如何培养超强分析能力,让思考不再低效?
我们该如何提升分析能力,让思考不再低效、盲目呢?
01 分析问题的最佳路径:问题的类型化
所谓的“问题”就是一件“与你的期待有落差的事情”。而分析问题,则是要通过找出“与期待有落差”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那如何才能高效、系统的分析问题呢?
瑞士知名的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基模”的概念:人的认知是建立在分类的能力上的,不同的事情各自有相应的解决模式。换句话说最有效、便捷的认知路径就是将问题类型化,再根据类型化的解决方式,提出相应办法。
麦肯锡根据这个理论,提出分析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探索问题的性质,并将其归类,寻找相对应的解决方式。
日本知名的咨询专家高杉尚孝就根据“现实与预期的落差”将问题概括成三个常见的大类:
追求恢复原状的恢复型:不良问题已发生,想要恢复到原状。
追求提升现状的理想型:现在未必有不良问题,但想追求更理想的状态。
追求解决潜在问题的潜在型:不良问题存在,但未发生,要通过分析、解决潜在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扫清障碍。
当然也有很多问题是同时包含多种问题类型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例如清代以节俭出名的道光帝,曾经突发奇想的把省钱的念头打到了当时新疆驻军的身上,想要裁掉他们。
大臣死谏之下,道光帝发话了,不撤也行,反正我是不给钱了,你们自己想办法,这个钱省定了。
无奈之下朝廷只好把各省的军费分摊一下进行削减,省下钱来给新疆驻军。
当然事后诸葛亮好当,在分析问题时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很可能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系统性的思考。那么你该如何系统有效的进行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呢?
02 解决恢复型问题要从根本原因入手——6W3H模型
恢复型问题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最基本的路径就是从分析原因入手。
为了更有效的分析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6W3H(what、where、which、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many)模型入手。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根据以上这个模型的顺序进行组合分析,快速找到根本问题所在。
例如某咨询师曾经接了一个工厂生产效率下降的案子,就用了这种方法,快速找到了问题所在:
what:发生了什么显性问题——工厂生产效率下降。
where: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供应链、工人、生产线、管理……?
which:对组合因素进行排查,限定范围或对象。
when: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查,从头至尾寻找问题主因——员工积极性不高。
who:进一步限定核心对象——中低层员工积极性不高。
why:为什么积极性不高——工资低、管理混乱、高层任人唯亲……?
how:问题在何种情况下发生,还原场景——高层任命自己无能的亲戚做管理人员后员工积极性显著下降。
how much:任人唯亲导致了多少损失。
how many:任人唯亲影响了多少员工。
根据这个路径分析下来,工厂老板就可以找到核心问题,决定到底是撤销对亲戚的任命,还是听之任之。
03 分析理想型问题要有规划性思维而不是战略性思维
对我们来说,要分析理想型问题,无非是想要达到一个既定目标。
但是绝大多数人在分析理想型问题时仅仅停留在了目标上,而不是对目标的规划性思考上:
我要变美,所以今年要瘦50斤
我要扬名立万,所以我要当大明星
我要在北京结婚生子,要北京买套房
我想快速提高收入,我要当会计师
但是这样解决或者说分析理想目标的方式仅仅停留在了战略性思维上,仅仅是提出了一个目标,完全没有实现路径的规划,因此也就缺乏实现的可能。
那么对理想型问题最有效的分析模式或者说规划思路应该是什么呢?
1)设置一个Deadline
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在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中曾经提出,假设一个人完成一个任务需要3天,如果你把要求期限放宽到30天,他往往会在这30天的最后3天完成这个任务。
没有截止日期或者截止日期过于宽松,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低效。
2)列出解决理想型问题的所有要件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解决理想型问题,必须穷举解决理想型问题的所有要件,找到那些真正阻碍你实现目标的东西。
例如你要去美国读金融硕士,首先要在GMAT中拿到高分,其次还要解决留学过程中的学习、生活费用问题,还要请有分量的人写邀请函,有的还会要求相关金融机构的实习经历。
3)针对目标计划学习技能、解决问题
还是针对去美国念金融硕士的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分析思路和解决办法。
例如在GMAT中拿到高分需要你提升语言能力,学习金融知识;解决留学费用问题要么拿到奖学金,要么打工攒钱;请人写推荐信和拿到有分量的实习经历,可以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去申请国内外顶尖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好好表现,争取让老大写推荐信等等。
04 分析潜在型问题:执果索因与执因索果
潜在性问题的分析并不像前两种问题,更需要问题的分析者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等待,难度也更大,带来的回报也可能更多。
破坏性的潜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
纳西姆·塔勒布提出的“黑天鹅”理论:难以预测的小概率风险造成极大的破坏性,例如泰坦尼克号沉默、1933年~1934年巨幅贬值造成美国黄金市场几近崩盘,911事件等等。
米歇尔·渥克提出的“灰犀牛”理论:被忽视的大概率风险造成极为巨大的破坏性,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在各国忽视了金融监管中的显性问题,金融公司盲目忽略风险追求效益引发的。
我们分析潜在型问题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提前发现并解决“灰犀牛”,并尝试解决“黑天鹅”。
以下是两种分析路径:
执果索因:设想最坏的结果,再针对结果穷举原因,排除可能风险,预先制定方案。
3M公司就在屡次转型中使用了这一分析策略,100多年来其主要产品经历了开矿、砂纸、胶带等多种工业产品的转型。他们会预先分析一款旧产品被淘汰可能有哪些原因:产品升级、竞品升级、市场饱和、产品解决的问题不复存在(例如铅笔被淘汰的话,卷笔刀也就不应再生产了)。
执因索果:通过挖掘、穷举、分析现存问题,推测、排除潜在风险,预先制定预案。
例如1986年美国克罗克银行倒闭之前就有分析师指出其管理上存在的诸多缺陷,例如管理混乱、经理人管理理念老套、高管过于奢靡(甚至配备米其林三星大厨和价值50万美元的餐具)等等。综合这些缺陷,克罗克银行的倒闭成为一种必然。
超信国际集团是一家综合性人力资源、工业外包、产线外包业务于一体的有限责任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于2005年涉足人力资源行业,在劳务派遣、产线承包、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超信坚持以专业化为起点,立足于江苏,辐射全国,超信始终致力于为企业提升人效、创造价值、打造高效、专业、全面的人力资源、工业外包、产线外包业务于一体的专业服务平台。
- 上一篇: 谈薪是门学问,看优秀HR怎么谈?
- 下一篇: 行业内---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